[中国海洋石油报2018-07-11]
赖万忠是生活在高碑店大院里的一位“老科研”,虽年近耄耋,精气神儿却丝毫不输年轻人,走起路来步伐稳健,说话清晰有力,眼神里还有股年轻人的劲儿。
1963年,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天然气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赖万忠挥别母校,踏上一辆通往大庆的列车,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。赖万忠先到东北松嫩平原参与石油大会战,1966年又到胜利油田参与初期会战。
毕业以来,赖万忠几经辗转,国家哪里需要他,他便到哪里落脚。1979年,在国家的号召下,他和各地的共100名优秀科研人员一起奔赴涿州,开始了我国海洋石油领域的科研工作,成为一名高级地质师。这一次,赖万忠再也没有离开。
从无到有的海域地质研究技术
20世纪80年代以前,中国石油开发的主战场在陆地。在很多人看来,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还存在着技术落后、资金不足等难题,赖万忠和同事们的研究工作一度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,中国海油开始对外招标,吸引外国公司合作,中国海油的发展终于有了突破口。面对中国海洋石油领域研究的大片空白,赖万忠和许多研究人员一起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。
没有资金,他们就邀请外国公司来中国海域共同进行研究,为中国免费提供研究资料,以此作为他们来中国投标的条件;没有技术,他们就在外国技术人员研究时观察、学习。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,通过与外国公司的合作,赖万忠对中国海域状况有了详细的了解,拿到了一手资料,及时做出了海域地质研究报告,掌握了国外许多先进的研究技术,也解决了资金问题。几经波折,一份完整的招标方案终于诞生了,招标取得了圆满成功。赖万忠和研究中心一行人的努力,填补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一些技术空白,为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开拓了一方广阔天地。
提起这段经历,赖万忠眼角浮起了笑意:“我们那一代人,使命感非常强,只要国家需要,条件再艰苦也会努力去做。”生活条件的艰苦、工作的不易,在赖万忠眼里根本不算什么。正如赖万忠所说,骨子里的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历经数次工作调动,每每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,依然能专心工作、毫无怨言。“当时我们都是以国家需求为己任,其他考虑得很少。”
从一筹莫展到大展宏图
为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研究人员专注于技术研究,1984年,海油基地大院在高碑店开始建设,生活区、学校、餐厅、医院……一座座楼宇逐渐立起,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。从此,赖万忠在大院里真正安了家。
2003年,年轻的科研人员和勘探研发中心一起迁至北京,而赖万忠这辈“老科研”则留守在高碑店大院,继续着一如往日的生活。
赖万忠回想起数十年前初到海洋石油工作现场时,大家面对海域地质勘探工作一筹莫展。为了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学到手,他们每天抱着厚厚的英文资料整理翻译,度过了数不清的不熄灯的夜晚。他们同外国研究人员一起采集数据,观察他们如何在计算机上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,不遗漏任何一个步骤的学习。然而,当时研究所的计算机设备有限,性能欠佳,无法满足外国技术人员的研究需要。于是,赖万忠和部分同事远赴重洋,在那里继续学习。回国之后,他们将学到的技术创新地应用于中国海域地质研究,补足技术缺陷、解决资金难题、探明中国海域油气状况、完成了三轮招标……
而多年后的今天,赖万忠静坐在高碑店大院里,遥想着远在北京的研究总院,想着如果自己再年轻几岁,一定也能继续为中国海油做些什么……
为海油的年轻人保驾护航
退休以后,离开了科研岗位,但赖万忠的心里一直装着海油,一直装着这份干了一生的工作。
赖万忠时常翻看《中国海洋石油报》,了解公司动态和石油工业发展前沿。这些年来,最令赖万忠欣慰的还是海油的成长和进步。“海油的科技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,首先得益于思想的开放,可以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,去学习和接受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,学习之后还不忘根据自身具体条件和需要进行创新改造。海洋石油工业从无到有,通过三轮招标向外国公司学习技术,找到国内油气,解决国家能源需求,这些都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无数人辛苦工作的结果。”赖万忠话语中充满自豪。
看着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,赖万忠又像是早已彻悟,海油的成长需要年轻的力量,需要研究人员到北京这一更大的平台去走更远的路。
“我当时能做的,就是留在高碑店提供经验和支持,支持那些年轻人走得更远,为他们保驾护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