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 >  科学研究  >  主要设备  >  正文

主要设备

激光粒度仪(BT-9300ST) 操作规程

发布日期:2025-10-03    点击:

 

一、 开机顺序: 粒度仪→粒度分析软件

二、 关机顺序: 粒度分析软件→粒度仪

三、 常规测试时的操作步骤:

1. 测试准备

1)填写“测量-文档” 信息(主要是样品名称的更改)

2)点击“下一步” 进入“测试参数”: 选择合适的物质(如通用)、介质(如水)等,再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(一般选“通用”)

3)右下角点“常规测试” 进入常规测试窗口。

4)然后打开循环泵和超声波, 关闭循环( 2-3次) 消除气泡(每次间隔5秒), 最后准备测试时同时开启超声、 循环。

2. 开始测试

1) 背景: 背景高度应在 1-4 之间, 横坐标长度小于20格, 20格以后没有信号。 满足这几点软件会提示系统状态极佳然后点击“确认”后背景将被保存下来。

2) 加样: 等待横坐标下面的进程指示调走到 100%,“背景” 变成“遮光率” 字样开始加样, 一般遮光率应在 10%-15%之间。

3) 分散: 超声分散(0. 1-3) 分钟不等(根据样品本身性质), 同时点击“实时” 观看样品是否稳定。

4) 测试: 如果“实时” 结果稳定, 点击“连续” 按钮开始测试并显示结果。

5) 保存: 点击平均值一行, 点“保存” 按钮, 将结果保存到数据库里, 测试结束(如果测量多个连续结果,要把每次测量结果保存时, 区分样品名字, 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入-1-2-3)。

6) 打印: 如果需要打印可点击“样品-查询” 点击要打印的结果然后点击软件左上角打印进行打印。

3. 清洗

点击“清洗” 图标清洗循环分散系统, 然后准备进行下次测试。

四. 自动测试时的操作步骤

1. 测试准备

1)填写“测量-文档” 信息(主要是样品名称的更改)

2) 点击“下一步” 进入“测试参数”: 选择合适的物质(如通用)、 介质(如水) 等, 再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(一般选“通用”)

3) 点击“自动流程”: 更改所测样品在常规测试已经选好的测试条件(如超声时间等)

4) 右下角点“自动测试” 进入自动测试窗口。

2. 自动测试: 点击“自动测试” 按钮, 待提示请加入样品时加入适量的样品(遮光率为 10%-15%), 就等待结果即可。

. 准确性标定方法

1. 标定周期: 通常半年标定一次, 仪器经过维修后要标定再投入使用、 更换样品池、 重装软件时需要重新进行标定。

2. 标定方法

1) 点击“设置-仪器标定” 输入密码 better(小写字母) 就可进入标定窗口。(2) 点击“自动标定” 按钮测试背景, 然后根据提示加入样品, 遮光率为 15%-18%, 等待 3 分钟后会自动标定, 如果成功系统会自动在这多次中选择偏差最小的一个显示 OK, 双击带 OK 的打开, 保存下来如果失败标定窗口显示“标定失败” 就要检查仪器或标定操作的问题了。

六. 注意事项

1. 实验室温度在 10~30 度之间, 相对湿度小于 85%, 仪器要避免阳光直照。

2. 实验室环境应干净整洁无烟尘, 实验室周围机械振动源和电磁干扰源。

3. 实验室电压要稳定, 波动范围小于 3V, 并具有良好接地线。

4. 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要把“循环分散器” 清洗干净后加入适量的纯净介质进行放置, 定期更换介质( 冬季 7 天更换一次, 其它季节 3 天)

5. 清洗样品池时, 要按说明书中要求进行。 背景信号横坐标 20 后面有信号,一般认为是样品池脏了, 需要清洗了。 清洗时用手拿样品池两边的毛边,

不要接触或划伤透光面。 清洗结束后安装样品池时要按原方向放回(即有“黑” 点处要对着金属组件的“黄” 点处)。 如果背景不正常要进行背景校准。 方法是将循环池加满水, 消泡后启动循环泵, 然后打开“测量-常规测试” 点“背景校准” 再点“微调”, 对正后会提示光路最佳即可。